返回首页
求书
关灯 护眼
加入书架

第14章 课堂里的山神投影(科学与传说碰撞)

一、梯形教室的光谱撕裂

生态学课的阶梯教室像只倒扣的贝壳,三百张座椅沿着弧面排列,荧光灯在金属支架上投下冷硬的影子。沈知禾掐灭手机屏幕上的施工地图——匿名邮件附言“龙涎潭爆破倒计时72小时”的红色字体还在视网膜上灼烧。她将指北针塞进白大褂口袋,金属外壳硌着大腿,像枚随时会引爆的微型炸弹。

李墨教授的激光笔在投影幕布上划出绿色弧线,《TEEB》(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经济学)模型正在演示三花冬青群落的价值换算:“固碳服务年值12.7万元,水源涵养等效三座小型水库,其根系分泌的化感物质可抑制外来入侵植物……”数据瀑布般倾泻时,沈知禾注意到夏蘅风正在速写本上把碳汇曲线画成山神的飘带,飘带末端系着三朵荧光紫花。

“教授,”沈知禾突然举手,白大褂袖口的墨水渍在灯光下泛蓝——那是昨天解剖三花冬青时沾到的黄酮类结晶,“《崂山百草话聊斋》里‘三女护山’的传说,是否隐含现代生态学的关键种概念?”她的声音在空旷的教室回荡,后排传来几声窃笑,有人用铅笔敲着桌面,发出类似骨哨的短音。

李墨教授推了推眼镜,镜片反射的光将他的脸切成两半:“沈同学提到的传统知识,确实在1950年的山民祭祀照片中有所体现。”投影切换成泛黄的老照片,三个穿蓝布衫的女子站在三花冬青前,红绸缠绕的树干上钉着“山神位”木牌。沈知禾的心跳漏了一拍——照片里的三花冬青至少有碗口粗,而她GPS里标注的现存植株,胸径普遍不足十厘米。

二、光束中的传说显影

就在教授讲解“文化生态位”理论时,投影仪突然发出兹拉声响。幕布上的IU红色名录评估参数(CR B1ab(iii))开始扭曲,绿光渐渐淡去,取而代之的是某种幽蓝光源。沈知禾听见夏蘅风倒抽冷气的声音——光束中浮现出《聊斋》插画的投影,三位白衣女子手挽手站在岩壁上,裙摆的褶皱里藏着三花冬青的叶脉,而她们脚下的泉眼,正与《TEEB》模型中的地下水文热点区完全重合。

“这是……”李墨教授试图调整设备,激光笔的绿光穿过投影,在三女画像的眉心处形成亮点,像某种神秘的标记。教室里响起桌椅碰撞声,前排的男生举着手机录像,屏幕上的三女影像与教授身后的IU极危图标重叠,产生诡异的重影效果。沈知禾盯着投影中三女的眼睛,发现那瞳孔竟是由无数紫斑细胞组成的,在蓝光下发出与三花冬青花瓣相同的荧光。

“安静!”教授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,“可能是后台系统错误。”幕布突然恢复正常,《TEEB》模型继续演示,但沈知禾清楚地看见,在数据刷新的间隙,三女画像的裙摆边缘仍残留着几缕红绸,像被强行抹去的血迹。夏蘅风的速写本上,刚才的投影被迅速记录下来——左页是IU标准的科学图解,右页是三女化作根系的奇幻插画,中间用红笔写着:“传说是否是未被解码的生态数据?”

下课铃响起时,沈知禾收到新的匿名邮件。附件是段十秒视频:施工队的推土机碾过片灌木,镜头晃过处,株开着紫斑花的植物被连根拔起,白色汁液溅在驾驶室玻璃上,宛如《聊斋》里记载的“花仙泣血”。邮件正文只有三个字:“明道观”——那正是1983年三花冬青的模式标本采集地。

三、解剖镜下的叙事冲突

标本室的解剖镜前,沈知禾将三花冬青的根系切片放在载物台上。微分干涉显微镜下,根毛区的细胞呈现奇特的极性排列,像某种定向传导信号的生物电缆。她想起课堂上投影里三女脚下的泉眼,突然调出《俯察》中关于“植物-土壤水文调节”的章节,发现三花冬青根系的水力导度参数,竟与传说中“三女引泉”的地理范围高度吻合。

“你看这个。”夏蘅风递过平板电脑,屏幕上是她修复的“百草残图”电子版。三女画像的裙摆下,用朱砂写着极小的字迹:“甲戌年,三花映泉,水脉自活。”她放大文字,发现“活”字的最后一笔勾成泉眼形状,而这个形状与现代水文传感器记录的地下水流动轨迹完全一致。“我祖父1937年画这幅图时,崂山刚经历大旱,”夏蘅风的指尖划过屏幕,“传说三女显灵后,泉水就复流了。”

沈知禾突然想起什么,冲回座位打开基因测序仪。三花冬青的DNA测序结果刚刚出来,在调控根系发育的关键区段,有段长达36bp的串联重复序列,其碱基排列竟与《聊斋》未刊稿中“三女护山”的韵脚节奏形成奇妙的对应——A-T-C-G的重复模式,恰似民谣的平仄韵律。

解剖镜的光源突然闪烁,镜筒里的根系切片上,紫斑区域的细胞排列成三个清晰的人形轮廓。沈知禾揉了揉眼睛,再看时轮廓己消失,只剩正常的植物细胞。但她清楚地记得那个瞬间:三个“细胞人”手挽手,站在根系的导管网络中,宛如微观世界的山神投影。

走廊传来李墨教授的声音,他正在打电话:“对,龙涎潭项目的生态评估报告……什么?施工方说有‘山神庇佑’的民间保证?”沈知禾和夏蘅风对视一眼,夏蘅风的速写本恰好翻到新的一页,上面用荧光笔写着:“当科学遇上山神,谁在投影里说谎?”窗外的天色暗下来,远处传来沉闷的爆破声,不是来自龙涎潭,而是来自她们胸腔里,科学与传说碰撞产生的共振轰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