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首页
求书
关灯 护眼
加入书架

第39章 星河长卷

联合国太空总部的环形会议厅内,三百六十度全息投影将地球与火星的实时画面交织呈现。苏珩站在会议桌中央,她胸前的玉龙玉佩残片在聚光灯下泛着温润的光,与投影中火星上的荧光岩脉遥相呼应。当最后一位代表将电子印鉴盖在《国际太空生态公约》上时,全场响起的掌声穿透了空间站的金属舱壁。

"这份公约的每一条款,都凝结着地球上百年生态保护的血泪经验。"苏珩的声音通过星际广播传遍人类所有殖民地,全息画面切换到青岚保护区——曾经被污染的暗河如今波光粼粼,云豹家族在电子围栏内自由穿梭;南极冰盖下的监测站,古菌改良后的生态系统正稳定运转。而在火星,霍凛风带领的团队己用三个月时间,在荧光岩脉核心区竖起了生态保护区的界碑。

火星赤道高原上,霍凛风握着激光雕刻笔,在巨型陨石碎片上刻画图腾。他手臂上的巨蟒刺青随着动作若隐若现,而新雕刻的图案融合了地球的玉龙纹与火星的六边形符号。"这个界碑不仅是警示,更是承诺。"他对着首播镜头举起一块刻有"共生"二字的铭牌,背后是用当地玄武岩搭建的生态穹顶,穹顶内,首批适应火星环境的转基因植物正在缓慢生长。

晏知行教育基地的实验室里,机械臂发出规律的嗡鸣。阿亚卡带领的学生团队围着新研发的"星蕨号"生态修复机器人,这台形似巨大蕨类植物的机械装置,叶片上布满纳米级的生态监测器与土壤修复喷头。当林小满启动测试程序,机器人瞬间展开"枝叶",将模拟污染区的紫色沙土转化为适宜植物生长的基质,整个过程宛如一场精密的生命舞蹈。

地球的生态旅游热潮正在席卷全球。游客们戴着全息导览器,在亚马逊雨林中与重生的蓝闪蝶共舞,在敦煌莫高窟旁的生态遗址公园,通过增强现实技术观看史前生态演变。而在青岚保护区,新开放的"微观守护者"主题展馆里,裴敛之的犯罪档案与苏珩团队的科研成果并列展出,警示着人们生态平衡的脆弱与珍贵。

深夜的火星营地,苏珩正在分析最新的生态数据。培养皿中的火星微生物突然产生异变,它们自发排列成类似敦煌壁画中的星图形状。她的卫星电话适时震动,匿名短信只有一行字:"公约不过是张废纸。"附件中的视频显示,在宇宙的暗区,一艘标有0713编号的神秘飞船正在组装巨型引力装置,其目标首指火星的生态保护区。

霍凛风的警报声同时响起:"有不明飞行物突破火星警戒线!"他冲向指挥中心,战术目镜中,数十艘黑色飞船正以反物理规律的方式移动,船身表面流转的紫色光纹,与火星污染区的能量波动频率完全一致。当他准备启动防御系统时,意外发现这些飞船的能源核心,竟与裴敛之当年在青岚挖掘的0713装置存在同源特征。

苏珩握紧玉龙玉佩残片,感受到来自两个星球的强烈震颤。她调出全球生态监测网络,惊恐地发现地球与火星的生态节点正在被某种未知力量同步改写。而在世界的某个角落,戴着玉龙纹银饰的神秘人望着星图,嘴角勾起冷笑:"当星河长卷展开错误的篇章,唯有湮灭才能重绘新的蓝图。"火星的血色天空下,一场跨越星系的生态保卫战,正悄然拉开帷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