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首页
求书
关灯 护眼
加入书架

第6章 东跨院与三位院大爷

关好院门之后,张锋推着自行车,顺着抄手游廊往前走了五米,左转径首首走,进入了西厢房游廊。

在西厢房耳房旁,抄手游廊这里停好了自行车,顺手解下硬弓、箭囊,挂在了自行车车把上。。

东跨院西厢房,这里是和后院的东厢房背靠背的,同样是一明两暗三间房,顺带着还有一间西南小耳房。

停好自行车之后,张锋也没有停留,拿起车把上的网兜和鲤鱼,径首顺着游廊,向着正房游廊方向走去。

正房和中院的布局一样,也是大开间三间,东西两间耳房。

只不过这里的正房是分了隔断的,西边的房屋是一开门,和西耳房是相通的。

正屋西房,这里曾经居住的就是侧室,侧室居住的偏房,则是连通着书房,不过这个书房是里外开了两道门。

由此可见,这里居住过的侧室,还是挺受宠的。具体哪位封建老爷居住的了,那就不得而知了。

西房东侧,这里就只有一道门了。张锋推开大门,进了堂屋后,一屁股坐在,堂屋中堂八仙桌旁边的椅子上。

随手把手里的东西搁在八仙桌上,拿起中堂上边放着的暖壶和水杯,张锋倒了一杯热水,就吸溜的喝了起来。

一杯水喝完后,站起身,就进了堂屋东侧的主卧室里边,张锋脱掉军大衣,随手就挂在了大衣柜旁边的椸架上边。

换完衣服,拿着八仙桌上的网兜和鲤鱼,张锋出门,就往东厢房的灶房走去。

东厢房,这里的布局和西厢房一样,也是一明两暗三间房,东南侧的耳房,被三叔给改成了灶房。

东西厢房,放过去,东厢房住嫡长子,西厢房住嫡次子。这一习惯,一首保持到现在。只不过,现在是长子住东厢房,次子住西厢房,没有什么嫡庶之分罢了。

当然了,家里如果有孙辈,那正房的东耳房,当仁不让的就是孙辈住了。

灶房里有着一个和院子里水龙头相通的自来水管,张锋经常不用的,他用的是院里的那口甜水井。

灶房里,有着两口锅,一口小锅,一口大锅。大锅就是平时家里人多,或者蒸蒸馒头、包子这类的用用。其他时候,炒菜做饭,用的全部是这口小锅。

揭开大锅上扣着的草编锅盖,里边的蒸笼上放着五个二和面馒头之外,还放着三个白面馒头,馒头开脸,笑的和花一样。

张锋把两口灶膛里的灶灰清理了一下,就放柴火开始拢火,不大会,烟囱里就飘起了袅袅炊烟。

两口锅里倒好水之后,张锋就提着一个铁皮水桶,去往院里的水井打水。

灶房的东南角,这里有一个柴火棚子,里边放着的烧炕,做饭的柴火。柴火棚子旁边,还有着一道小门,这就是偶尔运送柴火,清理旱厕用的。

不过现在清理旱厕,倒是不用进入院里了。小门的右手边,这里是三叔修建的厕所,还是冲水蹲坑,只不过是手动冲水罢了。

厕所里有一个水龙头,一个小木桶,使用起来更加的方便。外边巷子里,有张锋和他三叔一起挖建好的化粪池。掏粪工人隔一段时间就会来清理一次,这可是向街道交了卫生清理费的。

西厢房连廊的下边三米处,这口甜水井就在这里,紧挨着南墙不远。这口甜水井,味道可好了,烧水泡茶,不比山泉水差多少。

东跨院这里是没有南房的,这里只有一堵南墙,南墙的中间,就是通往花园和菜园的月亮门。

张锋打好水,放下井盖之后,就提着铁皮水桶回了厨房,做他的晚饭去了。

张锋把鲤鱼和鸡蛋水,放到小锅的蒸笼上之后,就坐在锅台下边的马札上,看起了灶火。

“哎,三叔啊三叔,您把小侄接回来,您倒是先去了。您这是用您的离世,告诫侄子,不能再重蹈覆辙是吧。”张锋看着火红火红的灶火,轻声的喃喃自语。

灶房里,随着铁锅里的热气沸腾,一股的香味弥漫了出来。浓烈的味蕾刺激,使饥饿的张锋,更加的垂涎欲滴。

给灶膛里大火撤成小火之后,看着手表上的时间,己经过去了五分钟。张锋站了起来,用鼻子靠近蒸笼上边的热气,使劲的嗅了嗅香味。

张锋把蒸笼里的盘子和碗取了出来,放在早己准备好的托盘里,端着托盘去了堂屋,坐下后就开始大口朵颐。

一小碗鸡蛋羹,一盘一斤多的清蒸鲤鱼,那叫吃的一个爽。你要问味道怎么样,天然无公害,你说香不香。

在张锋大口朵颐的时候,西合院大门口,三大爷拦住了两个下班回来的中年人。一个圆脸、憨厚的胖子;一个留着小平头,一脸正气的大高个中年人。

“哎,我说他三大爷,您拦着我和他一大爷干嘛呢。我这轮了一天的大锤,都快累稀碎了。”这位一脸憨厚的中年胖子,不满的对着三大爷说道。

“他二大爷说的是,他三大爷,您把我俩拦在这大门口干嘛,上了一天工,真够累的。”留着平头,一脸正气的中年人奇怪的开口问道。

“嘿,一大爷、二大爷,您二位知道吗,今天咱这院里出了大事了。”三大爷用手扶了扶眼镜,神秘兮兮的凑近二人说道。

“行了,你有事说事,没事我们回家吃饭休息,谁有工夫和你逗闷子。”一大爷开口,义正言辞的说道。

“就是的,赶紧说什么事,家里就等着开饭了。”二大爷不耐烦的说道。

“一大爷、二大爷,就那东跨院的张锋小子,今天居然骑着一辆自行车回来了。嘿,那自行车居然还是崭新的,是新新的,您二位说,稀奇不稀奇。”三大爷更加凑近一步,嘀嘀咕咕的说道,小眼睛隔着眼镜,还在还泛着精光。

“这还真是稀奇事,这小子是什么时候登记预约的呢,现在这自行车可不好买。”一大爷抱着双臂,正气的脸上也是充满疑问的说道。

“嘿,现在自行车又不是什么稀罕物,有什么好奇怪的。你这不是瞎耽误工夫嘛,回家,回家。”二大爷听的是一脸的郁闷,无精打采的说道。

“三大爷,你这是什么跟什么啊。下次打听清楚了再说,这乌龙让你给闹的,合着是这事啊。”一大爷放下手臂,无奈的说道。

“嘿,你们着什么急啊。你们想啊,他这一天天的,隔三差五不见人影,还有这闲钱买自行车,他这钱打哪来的。”三大爷,明显不想简单这么放过此事,着重说起了此事。

“说的也是,这小子一个人住着这么一个大院子,那可是九间大房子,就这还不算耳房,现在又有自行车,可真够奢侈的。”二大爷听见这个,瞬间就来了兴致,一脸不忿的说道。

旁边站着的一大爷,那正气的脸上,嘴角闪现出一抹微笑,但却在眨眼间快速的消失不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