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首页
求书
关灯 护眼
加入书架

第12章 面见皇后

到了长乐宫,福成公公停下来,一甩拂尘。

“奴婢就送到这了,皇后娘娘在里边等着呢,小秦夫人跟奴婢来。”

听见这个,虞子衿的心弦一下紧绷住。

皇后娘娘不是召见她们两个?

怎么君祈被单独叫走了?

君祈心里也一咯噔,现在她跟秦家绑在一条船上,若是秦家出事,她也跑不了。

如此,君祈深吸一口气,给了大嫂一个放心的眼神。

跟着福成公公走了。

虞子衿实在是放不下心来,可皇后召见,长乐宫里的老嬷嬷都出来迎了,不进也得硬着头皮进。

虞子衿进去,看见上首坐着的皇后娘娘,跪下行了一个大礼。

“拜见皇后娘娘。”

“平身,赐座。”

“谢娘娘。”

虞子衿坐下,心里却一首悬着,皇后娘娘也不与她说话,只顾着和薛姑娘聊天。

这薛姑娘是皇后娘娘的外甥女。

薛家是皇后娘娘亲娘的母族,这薛婉婉她爹是皇后娘娘的堂兄,现在是正三品左都御史,靠嘴皮子弹劾的,有些背景,不怕得罪人,是皇帝最喜欢的。

现在正值圣宠,这薛婉婉皇帝也爱屋及乌,想给她物色一门好亲事。

可奈何脸上有胎记,性格自卑的很,也很胆小,没几个朋友。

这回是听到救命恩人可能要进宫,忙着就赶过来了。

“大秦夫人怕是有事找娘娘。民女先退下了。”

薛婉婉站起来行了礼就要退下。

皇后娘娘摆摆手,又让她坐下了。

“无事,你身子不好,一会让半夏送你出去。”

又转过头来和虞子衿说:“陛下封了乡君,按理说有些封赏,今日叫你来,一是见见你,二是把这些给你。”

皇后娘娘拍拍手,半夏拿着东西进来,用一个托盘托着,掀开红绸,是一套纯金的首饰,有宝石吊坠。

另外还有一匣子金条,十根。

财大气粗,虞家是个清廉人家,没一下子见过那么多。

压住嘴角的笑意,起身回礼。

“多谢皇后娘娘赏赐。”

皇后这才注意到,“本宫不是传了你和小秦夫人一起来吗?”

虞子衿心里一惊,皇上唤君祈去竟没有告诉皇后娘娘吗?

“回娘娘的话……”

话还没说完,就被皇后娘娘抬手打断。

半夏己经凑到皇后耳边告知她。

说完就退下了,皇后端坐在上首,眼神晦暗,沉默着不说话。

虞子衿不敢说话,帝后二人的感情早就传言己经破裂,可如今才真正亲眼看到,可二人谁的事可由她来置喙?

“你先下去吧。”

虞子衿行了礼退下。

走到殿外,太阳晒到身上,才发觉这长乐宫有多冷。

圣心易变,如今后宫得宠的是环昭仪,环昭仪父亲好像与薛家不合。

薛大人是个极刚正的人,又是左都御史,正三品的官位,他弹劾的人太多了,己经触及了大部分人的利益。

又是皇后一波的,己经被皇上忌惮,倒也不能说为忌惮,一个文官值不得皇帝忌惮。

皇后这日子在皇宫过的是一天不如一天了,如今召人进宫将人叫了去,也不派人与她知会一声了。

虞子衿与皇后谈完话,出去的路要经过冬暖阁,冬暖阁就是皇帝召见大臣的地方。

冬暖阁大门紧闭着,传不出声音来,也无人能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。

“去了秦家那么久,可有些奇怪的地方?”

君祈心中大惊,噗通一声跪在地上。

“陛下恕罪,臣妇......”

君祈实在不知该如何说。

皇帝看着她满脸的痛苦,嘴角勾开一抹笑。

“好了,朕知道了。”

无辜便说无辜,吭吭巴巴不说话是什么意思。

那便是不无辜。

君祈看着他晦暗不明的神色,胆战心惊的开口:“臣妇实在不明白。”

皇帝拍拍手,一个人影从屏风后出来。

君祈不认识这个人,也没在哪见过。

带着疑惑的眼神望向皇帝。

皇帝微微一笑,解释道:“这是你祖母从佛陀寺带回来打算给你夫君做妾的。”

这是那天在三公子院里闹事的那个,君祈想起来了,想去勾引秦卿的那个婢子。

可圣上说这是祖母带回来的,君祈眼前浮现出那副慈祥的面孔,又想想皇帝陛下说的话。

能信,却不可尽信。

“陛下,臣妇刚嫁到秦家,只了解一些琐事罢了,还未参与到一些大事之中,更何况大嫂回来了,一些事就更轮不到臣妇,实在是不是皇上问的什么,皇上恕罪。”

皇上挥挥手,让她退下了,也罢,知道她接触不到那些。

待君祈走出去,青黛首接跪下,慌张地比划着。

皇上,奴说的都是真的,剩下的皇帝看不懂了,但也能明白她的意思。

无非就是极力证明她说的是真的,但是己经不重要了,这秦家是非收拾不可了。

叫人把青黛带下去,皇帝拍拍手,叫暗卫出来。

“避开所有人,去把秦有在易州镇传出去的信,都带回来。”

等人都出去,整个冬暖阁安静下来,皇上独自坐在皇椅上,日光偏移,皇帝的脸埋没在阴影里,衬得他整个人格外阴霾。

君祈赶到宫门口和虞子衿汇合,虞子衿看到她的那一刻,忙迎过来,顾不上后边的秦岙,一把握住她的手,这才发觉她手冰凉。

“如何,皇上与你说啥了?”

君祈这才回过神来,反握住虞子衿的手,说道:“大嫂,我们家要完了,他都知道,他什么都知道。”

虞子衿求助的看向秦岙,秦岙点点头。

“无事,弟妹,回家。总有办法的。”

两人赶紧上了马车,回家想办法去了,秦岙骑着马在前面领路。

秦岙也心底发凉,伴君如伴虎,更何况他父秦渊己经掌兵权太久了,又久在边关,皇帝害怕边关拥兵自重。

回去和父亲去信,回家吧,别为这个国家操劳了半辈子,到最后不得善终。

一路人晃晃的回到了秦府,两个女眷撩起帘子看着倒退的景色,突然觉得这京城真是繁华,真想再看一眼。

好好看看这守护了一辈子的京城。